走山 衝浪 防曬 辣媽 葉問 

台北市品茗用餐70種選擇 貓空喝茶指南
從政治大學前沿著指南路往山上走,就是以產茶著名的「貓空」,自清光緒21年(1895年)開始種植茶樹至今,已有超過百年的種茶歷史。
20年前開始,部分茶農開始在茶園旁興建茶坊,目前約有70家,成了台北人喝茶休閒的好去處。
用餐品茗之餘,還可以轉往貓空唯一設有藥草蒸汽浴的休閒坊「養生居」,老闆劉增鍇是相聲大師吳兆南的弟子,也是相聲演員,店裡以當歸、川芎、艾草等20種藥草,經大鍋爐加熱產生草藥氣味作蒸汽浴,還加入天然檜木塊,讓客人聞著芬多精,彷彿歷經一場森林浴。



由於店家主要仍以種茶、製茶為主,茶坊並不是主要的收入來源,因此許多店老闆的經營方式也頗隨性,茶坊就採取24小時,客人泡茶到深夜1、2點若興致不減,老闆索性向客人說聲晚安,自顧自睡覺去,店則留給客人繼續泡茶,一切自助。


貓空最著名的是茶是「鐵觀音」,鐵觀音茶原產於福建省安溪縣西坪鄉堯陽一帶,台灣的鐵觀音則是茶師張迺妙自福建安溪攜帶茶苗來台,種植於木柵樟湖山發展出來的,因此木柵與台北縣石門鄉、三芝鄉並稱為台灣三大鐵觀音產區,不過仍以木柵的正欉鐵觀音較道地.迺妙茶廬的老闆張志洋是張迺妙的曾孫,為了承襲曾祖父的遺風,至今仍親自種茶、製茶。


每到假日,從傍晚開始,車就絡繹不絕地沿著指南路三段駛上貓空山區,搖下車窗,立刻能感受到清新的山野氣息。沿路一列列立著茶坊名稱及指標的牌子也是特色。這裡的店名大抵皆與茶有關,如「煎茶院」。


貓空的茶坊多以木製桌椅擺設,有些店家更將座位設置在戶外,讓客人享受露天泡茶的趣味,吹著夜空的涼風,俯瞰台北盆地的點點燈光,101大樓彷彿近在眼前,口裡品嘗清香的熱茶,悠閒無比。


擁有這等享受的代價並不高,一般的收費方式是以人頭算茶水費,每人約莫50至100元不等,另外再向店家購買所需的茶葉,當然客人也可自備茶葉,店家無限制供應熱開水及茶具,平均一人消費額約在200元左右。對於泡茶的技巧,張志洋認為不管是新手還是行家,只要泡出符合自己喜歡的口味,就是好茶,不需太拘泥於技巧。


近來茶農更將這裡特產的茶葉入餐,發展出特有的茶餐,「茶油麵線」是最具代表性的招牌料理,香Q滑溜的手工麵線拌上以茶籽壓製成的茶油,既美味又健康。另外茶也入味炒飯,是將茶葉磨碎後加入炒飯,讓吃飯也能吃出滿嘴茶香。


業者更試著將不同品種的茶葉配合食材烹調,發展出茶食大餐,如金萱茶雞看似一般的白斬雞,但加入金萱入味後,口感紮實的土雞肉散發著金萱的香氣,一點也不會覺得油膩。另外以貓空特產的鐵觀音與鮮蝦一起烹調,既可去掉蝦的腥味,又能融合蝦的甜美與鐵觀音的甘醇,都是廣受歡迎的餐點。


熱愛藝術的劉增鍇與兩名同學共同的經營「養生居」,不僅提供餐飲、品茗,還可以作藥草蒸氣浴。另外,為了推廣民俗藝術,店裡也設置了小舞台,未來將不定期舉辦藝文活動,包括相聲表演、民歌演唱等民俗活動,劉增鍇的夢想是希望希望能打造出像著名的「北京老舍」般的藝術休閒場所。



貓空的產茶業隨著時代的進步已發展出多元化的相貌,來到這裡享受恬靜開闊的空間,感受與天地的契合,是最適合都市人的夜生活。

 

3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黃彥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